6月8日,由复合出版生产流程创新联盟主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方正电子承办的第二届“复合出版生产流程创新联盟”会议暨数字出版转型升级高峰论坛在郑州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30余家单位的近百位新闻出版业界代表参与此次盛会,深入交流生产流程创新的宝贵经验,共商出版融合转型发展大计。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信息中心重大科技工程管理部副处长邓健、中国出版协会科技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张敬德、联盟理事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社长沈元勤、中宣部老专家陈源蒸、原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田胜立等专家领导与会。会议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总编辑李喜婷主持,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谭福森出席并致欢迎词。
在本次大会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社长沈元勤代表联盟理事长单位、方正电子副总裁刘长明代表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分别致辞,中国工信出版集团出版科研部主任、联盟顾问李弘做联盟工作介绍。此外,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围绕复合出版生产流程再造分享了各自探索和实践的经验。
作为联盟副理事长及技术研发单位的代表,刘长明在致辞中分享了方正电子下一步在协同编纂系统的研发重点。方正电子数字出版产品事业部产品总监杨勇,在交流会上重点介绍了方正电子在智能审校系统上的研发规划。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发表讲话
邬书林常务副理事长高度评价本届会议,对融合理解精准务实,经验交流实在可行,对融合出版未来的发展方向分析全面、思路清晰,对下一步工作的规划切实有效,是一次“务实、高效”,最能体现融合出版的会议。联盟搭建了一个技术服务商和应用方出版单位深入合作的平台,为全面推进出版融合起到示范作用。
邬书林表示出版社要提升出版质量、突显出版价值,要用融合后的理念和技术,不仅仅实现新老媒体的融合,还要将管理、经营、服务和多产品的形态打通,将融合出版整体考虑,实现流程再造,降本增效、提升利润,实现出版业繁荣。
同时,对于出版融合发展的未来之路,邬书林指出,出版工作者在互联网时代,要以深厚的出版专业知识为核心来考虑问题,依托专业知识,对创新知识和已有知识进行加工,传播精准知识,要通过出版物推动社会进步,使社会生产发展繁荣;同时要有国际视野,学习经验成果,真正用好技术。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信息中心重大科技工程管理部副处长邓健发表讲话
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谭福森致欢迎词
联盟成员联合攻关 共同推进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会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社长沈元勤代表联盟理事长单位发表致辞,同时回顾了联盟自成立以来取得的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联盟理事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社长沈元勤讲话
沈元勤提出,复合出版创新联盟于2017年由20家单位联合发起,至2018年已经发展为31家成员单位,自成立以来,已在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等地多次举办交流研讨,是一个致力于推进我国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升级、搭建图书编撰生产流程创新经验交流的务实平台。
针对目前的市场环境,沈元勤认为,出版社应当做好三个“适应”,分别是:适应市场需求和读者用户获取知识方式的变化;适应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信息化发展的趋势;适应传统出版向及时的、权威的、精准的知识服务转型的需要。
近几年来,已有多家复合出版试点单位围绕复合出版进行探索实践,但大范围全面推广仍很艰难。随着联盟的成立,将有助于加强出版社和技术公司的深度合作,共同推进编辑出版流程再造,实现提高质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标,加快传统出版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未来,联盟31家成员单位也将联合攻关,共同探索需求,提升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方正电子:“xml 人工智能”推动行业智能化进程
作为联盟副理事长及技术研发单位的代表,刘长明在会议现场发表讲话,分享了方正电子在数字出版领域推出的针对性j9集团的解决方案。
刘长明提出,复合出版生产流程创新联盟自成立以来,得到了出版界同仁的积极响应,方正电子作为行业领先的技术服务提供商,围绕协同编纂系统的应用,将进一步优化平台,同时重点研发突破两个关键技术应用点:一是自动排版技术,二是智能审校平台。一方面利用xml排版技术,提升“自动排版”的能力,另一方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辅助编校。目前方正电子已与联盟成员单位北京印刷学院和部分出版单位开启合作,启动了智能辅助审校研发。
在图书领域,针对不同的细分图书领域,方正电子还研发了能够满足不同图书类型编纂需求的一般图书协同编纂系统、工具书协同编纂系统等;在期刊领域,方正电子研发了“学术期刊云服务平台”,为学术期刊提供智能排版、多格式数据生成的在线服务,实现学术期刊“生产即发布”全新的内容生产模式,目前该平台已在中华医学会、农学通报、中国黄金等30多家学术期刊投入使用,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未来,方正电子也将一如既往,与出版业同仁并肩作战,加大生产流程创新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与联盟成员紧密合作,采取共研共建新的产学研模式,为提升出版行业的竞争力、为实现编纂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以及成本的降低,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增长做出积极贡献。
——方正电子 刘长明”
转型在路上:持续技术创新,加大产品优化,推动出版行业实现编纂流程全数字化
在本次数字出版高峰论坛现场,多家出版社围绕复合出版生产流程再造分享了各自的探索经验,为参会者带来许多启发。
上海辞书出版社副总编辑张国强
上海辞书出版社副总编辑张国强在现场重点介绍了辞书编纂平台系统开发及应用情况,就工具书的数字化编纂做精彩分享。《辞海》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辞典,辞书编纂平台系统的成功开发和应用,将在未来为其他工具书的出版,提供标准化的编纂平台。张国强详细介绍了上海辞书出版社应用协同编纂系统进行的各项专项检查,通过系统解决了人工无法精确审查的不足问题,有效提升了上海辞书出版社工具书编纂的质量和效率。
中国农业出版社数字出版部副主任王芳芳
中国农业出版社数字出版部副主任王芳芳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协同编纂系统在标准类图书出版的尝试及应用情况。标准的模式统一,页数少,需要较短的生产流程,同时标准出版体量大,适合协同编纂系统的试行。目前,该社数字产品及平台建设已初具规模,实现了数字产品和数字化增值服务,建成专业内容知识服务平台,巩固了传统图书的数字化增值效应。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左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左谦就会议论文集的数字化编纂做介绍,数字转型的总体思路包括生产数字化、管理信息化、资源储存管理数字化、图书数字化宣传发布四个方面。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立足本社资源和采编实际,将协编系统视为稿件、编辑、管理系统、资源库、排版系统、成品发布各部分之间的重要纽带,通过将论文集系统、图书系统和工具书系统有机融合,有效提升了出版质量和效率,真正实现出版异步并发、有效融合、流程可逆。左谦社长从协和出版社的实际经验分析,认为协同编纂在论文集出版方面提升效率明显,协和出版社在2016年出版的600多页的论文集时,从原来传统模式下的30天提交付印,提升到17天即提交付印。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社长曲春波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曲春波副社长在经验交流中表示,通过使用方正协同编撰系统这一新的内容出版载体,再造数字出版流程,保证了出版流程秩序和编校秩序,同时也提升了工作和管理效率,提高了出版物质量,丰富了出版社的图书产品的表现形式,最终有效提升内容生产创新和转化能力。目前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已有2000种图书在系统中进行内容生产流程的管理。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孟鑫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孟鑫主任现场介绍了“协编系统在教材出版中的应用”情况,并从项目实践中总结几点经验。一、根据出版社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通过配置完成复合出版社需要的生产流程。二、协同作者,需要模板先行。通过提供详细的写作模板,提高书稿质量。三、协作生产,协作学习。当一个部门有2-3个编辑熟练使用协同编纂,就能高效的带领其他编辑使用。四、巧用工具,消除非增值作业。五、持续优化。一个系统只有经过不断的使用,不断提出改进需求,才能越来越发挥作用。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数字出版部主任叶延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数字出版部主任叶延春表示,新时代的复合出版是涵盖智能编校排、富媒体工具、资源管理、数据交换、发布管理的庞大系统工程。结合 “协同编纂系统”在建工社的应用实践,他表示,相较于word等工具,方正飞翔更加符合中文排版的特性。目前,通过打通编辑部门、数字出版部门、总编办、图书出版中心的相关人员,建工社已打造了一支专业的“协编”技术团队,未来,建工社也将在智能编校排方面进一步加深探索。
方正电子数字出版产品事业部产品总监杨勇
方正电子数字出版产品事业部产品总监杨勇,从技术角度,重点介绍了方正智能审校系统,他表示出版行业非常重视图书编校质量,随着图书品种的增多,编辑审稿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如何将编辑从繁琐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向更高价值的工作,需要技术公司运用创新技术为编辑减负增效。方正电子从出版行业共性需求出发,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语义识别技术研发智能辅助编校,旨在提升出版质量,降低编辑工作强度。
数字复合出版技术的应用对于出版业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行业的共同参与。随着复合出版生产流程创新联盟的成立,以及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有助于拓展思路、集众之智,集结业内上下游更多j9集团的合作伙伴的力量,共同推动我国出版行业的快速发展,开创出版业繁荣兴盛的良好局面。